-
官方推出類中國版QE,香港恆生科技指數一度狂飆47%,但從數據觀察大部分為散戶入市,機構法人未見大舉進場,代表目前港股和A股籌碼結構凌亂。房地產行業及內需疲軟,振興方案無助於阻擋消費下行趨勢,通縮陰影持續打壓股市動能,經濟和股市仍將面臨結構性調整,但因政策偏多托底,預料2025年香港恆生科技指數仍將在3000點-5200點之間大區間整理
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將有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寬鬆貨幣政策,同時促進房市止跌回穩,預期地方專項債額度以及赤字率都將比2024年增加,有助於改善經濟結構;且未來仍有大幅降息降準的空間,資金行情仍可期。
恒生科技指數依照科技主題及創新標準篩選出30檔市值最大的成分股,涵蓋電商、雲計算、遊戲等互聯網重點領域,以及金融科技、汽車、半導體等關鍵趨勢。統一恒生科期ETN(020033)追蹤恒生科指期貨指數,該指數2021年4月12日於港交所掛牌,以恒生科技指數為交易標的,讓投資人有全新的工具參與香港新經濟股的發展契機。
了解更多
-
恒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成分股
成分股 |
權重 |
小米集團-W |
9.31% |
美團-W |
9.13% |
京東集團-SW |
8.82% |
快手-W |
7.24% |
騰訊控股 |
6.77% |
阿里巴巴-W |
6.72% |
理想汽車-W |
6.22% |
中芯國際 |
5.39% |
網易-S |
4.6% |
攜程集團-S |
4.3% |
資料來源:恒生指數公司,2024/11
- 統一恒生科期ETN020033
- 統一投顧成分股評析
投顧看法截至第三季法說會,僅供參考
阿里巴巴(09988.HK)
積極發展國際業務和雲端業務
-
阿里巴2025財年第二季財報營收年增5%至2,365.03億人民幣
(下同),略低於市場預期,經調整淨利365.18
億元符合市場預期。核心業務淘寶和天貓第二季營收年增僅1%至989.9億元,低於市場預估,反映國內消費者信心低迷,但國際業務營收年增29%至316.7億元。雲端營收年增7%至296.1億元。經調整EBITA年增89%至26.61億,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營收年增29%至316.72億。
-
展望未來,中國內需低迷,但對於國際業務AE
Choice和Trendyol等業務增長潛力仍持樂觀態度,並承諾增加預算提高在歐洲和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消費者份額。另外阿里積極發展阿里雲業務且將繼續投入於客戶增長與技術,維持市場領先地位。
-
中國內需消費持續低迷,導致阿里巴巴核心業務難有明顯成長空間,但發展其他業務有成帶動下,預估2025財年
(至2025年3月)EPS為8.65元 ,2026財年為9.7元,建議逢低買進
(2026財年EPS* PER X11) 。
騰訊(00700.HK)
24年Q3業績超越市場預期,但明年獲利動能放
-
騰訊(00700.HK)重磅IP游戲-DNF手遊在2024年5月份推出後持續火爆,第三季
(截至 9/30) 營收年增8% 至1,671.9 億人民幣
(下同),淨利年增47%至
532.3億元皆優於市場預期;不過原本市場高度期待的騰訊金融科技和雲端服務,第三季營收僅小幅成長
2%至 531億元。
-
展望未來,隨中國經濟逆風的影響在第三季已經變得更加明顯,且第四季內需數據惡化,已經影響中國多數的企業,騰訊金融科技和雲端服務2021年第一季年增率一度超過40%,之後一路下滑;此外,廣告平均單價也在下滑,料業務前景也將轉惡化,加上最近幾款遊戲發布帶動的獲利動能不如之前強勁,預料騰訊明年的獲利雖仍可成長但動能將放緩。
-
騰訊今年因遊戲業績超越市場預期,帶動股價表現不俗,未來雖然業績放緩,但考量公司布局AI積極,仍建議逢低買進
(2025年EPS* PER X18) 。